课件编号5701295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共21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930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21张PPT。2008-02-27 新华网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导课导入新课课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前提: 内容: 目的: 目标: 实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概念释疑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改革方针的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伟大的历史转折2、内容: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1、必要性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怎样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各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价格,都是由中央统一制定的。这种排斥市场的僵化的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商品供应的严重不足,人民消费水平低下。二、经济体制改革各种票证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什么问题?1、必要性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怎样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二、经济体制改革必要性: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2)乡镇企业的发展,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过程作用: 质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发展后果迥异内容综合探究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选在农村呢?1、国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体制:改革前“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5、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安徽四川等地农民已经自发实行了包干到户,成为改革的先声4、风险:农村改革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和风险,而城市则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现代化大企业,风险大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四次调整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地主—农民) 农业合作社:1953—1956年(私有—公有)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一大二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集体—个体) 应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想一想: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变革应遵循什么规律?(2)变化: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