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04878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6张)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300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5课,安史之乱,唐朝,衰亡,课件,26张
  • cover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一单元 繁荣于开放的时代 情景创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情景创设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甲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渡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岗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上,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任务呈现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2 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1 安史之乱 杨国忠 李林甫 唐玄宗与杨贵妃 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形成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等边镇。这些边镇控制的兵力达到 49万,而京师和内地的兵力只有8万。节度使势力极度膨胀,最终造成了唐王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安史之乱的原因: 1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去腐败。 3 各地的嫉妒是逐渐集军权和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2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探究新知 皇 帝 时 间 叛 臣 结 果 安史之乱 唐太宗 唐肃宗 公元755年-公元763年 安禄山 史思明 平定 (2)简单概述安史之乱的路线。 长安 四川 唐玄宗 河北 洛阳 潼关 长安 叛军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朝廷为了拉拢安史旧部,就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下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 以后很多地区都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有的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有的不入贡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安史之乱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藩镇 割据局面。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2 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巢像 黄巢号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他发动起义后,曾发布檄(xí)文,抨击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贿赂公行,宣称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