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708495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 复习课件 (76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10075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复习,课件
  • cover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知识点一 古人类遗址 1.作用 (1)帮助人类认识_____。 (2)为人类_____提供了证据。 (3)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 自己的起源 进化说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2.考古成果 (1)发现了大量的_____工具。 (2)根据骨骼遗骸复原原始先民的_____特征,推测他们的_____,想象他们的_____。 打制 体貌 生活环境 生活方式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知识点二 旧石器时代 1.含义:使用_____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如果以_____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_____年的历史了。 2.北京人★ (1)距今_____至_____年,居住在北京周口店_____的洞穴中,我们称之为北京人,他们主要靠_____植物的果实、块根和猎取动物来获得食物。那时的人们,只能_____劳动,_____劳动果实,过着_____的生活。 打制 制造和使用打制 二三百万 70万 20万 龙骨山 采集 共同 共同分享 群居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2)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发现了较大的灰烬堆,说明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_____的技术。有了_____,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促进了人类_____的发展和_____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_____的能力。 3.山顶洞人:距今约_____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_____顶部的洞穴里,他们已经会_____。 火 火 体质 脑 适应自然环境 三万 龙骨山 人工取火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我国境内的原始先民 北京人 生存时间、地点 生活、生产特点 生活环境 早期智人 山顶洞人 生存时间、地点 生活、生产特点 取火方式(人工取火) 晚期智人 知识结构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知识点一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1.产生的时间:大约_____年前。 2.原因:全球气候变得_____起来。在一些_____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了某些_____植物,驯养捕捉到的一些_____动物,以补充_____。 3.意义: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_____者转变为食物的_____者,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一万 温暖 自然条件 野生 野生 食物 采集 生产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知识点二 新石器时代 1.生产生活特点:在旧石器时代,人们靠_____、_____为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_____的粮食和_____的家畜为生,出现了_____ 的聚落。 2.改进生产工具的原因:伴随着农耕牧业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 采集 狩猎 人工种植 饲养 定居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3.新石器的制作方法与特点:人们在对石器进行打制之后,还要把它磨光。这样制成的石器表面_____,刃部_____。反复研磨刃部,还可以_____使用。 4.新石器出现的意义:大大提高了_____。 5.新石器时代的含义:以_____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 6.出现了用于烹煮和存储食物的_____。 平整光滑 锋利 多次 劳动生产率 磨制 陶器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知识点三 典型原始农业聚落★ 1.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西亚地区的_____,距今约_____年。 2.中国的原始农业聚落 图8-1-4 图8-1-5 约旦河谷 9000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1)时间和区域:距今9000年前后,_____和_____的中下游以及_____流域也开始出现农业聚落。 (2)遗址:浙江余姚的_____和陕西西安的_____。 长江 黄河 辽河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食 住 用 自然环境 _____聚落 ____ ____式房屋 黑陶、磨制石器、耒耜 温暖湿润、河网密布 ____聚落 ____ _____式房屋 彩陶、骨制箭头、鱼叉、鱼钩、石斧等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