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21943

20.1.1平均数的意义(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42647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1,平均数,意义,课件,教案,练习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课题 20.1.1平均数的意义 单元 第二十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2、能力目标 能利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 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招工启事 因为我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若干名员工。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2000元。有意者请带简历到公司面试。 XX 公司人事部 经理:我们公司员工平均工资2000元。 求职者:我一定能拿到2000元工资吗? 看完这则招聘启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在解决一些与不确定现象有关的问题时,常常离不开收集和分析数据,数据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础。那么,有了一组数据以后,怎样表达和概括这一组数据呢?能否找到某些指标作为这组数据的代表呢?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算术平均数,它就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先来考虑一个用小学知识就能解决的平均数问题。 下表是某户居民2010年全年的水费缴纳情况(每两个月计费一次),请你帮这户居民算一算:平均每月缴纳多少水费? 某户居民2010年缴纳水费统计表 月 份 2 4 6 8 10 12 水费(元) 50.60 34.60 41.40 46.00 39.20 27.60 教师要求学生计算出平均值,学生计算完后,教师给出答案。 教师强调:在这一道题目中使用了统计表,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有必要,要学会使用统计表。 学生看黑板,思考问题 思考、 回想 完成计算 从生活情景出发,引出本节课主题 通过计算加深记忆算术平均数公式 新知讲解 1.例一讲解 例1 植树节到了,某单位组织职工开展植树竞赛,图中反映的是植树量与人数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 (1)总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2)总共植树多少棵? (3)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教师讲解观察图表的方法: 第一,要弄清坐标表示的意义:这里横坐标表示每人种了几棵树,纵坐标表示人数。 第二,要理解每个矩形的意义:左起第1个矩形表示有1个人,植了0棵树;最后一个矩形表示有1个人种了8棵树。 提问,有几个人种的树最多,每个人种了多少棵树?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本题的问题,等完成后展示答案: 解:(1)参加本次活动的总人数是1+8+1+10+8+3+1=32(人) (2)总共植树3×8+4×1+5×10+6×8+7×3+8×1=155(棵) (3)平均每人植树 。 要求学生思考:植树总量、植树量的平均数和人数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植树量的平均数=植树总量÷人数 2.例二讲解 例2 丁丁所在的八年级(1)班共有40人,如图是该校八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分布情况。 (1)请计算该校八年级每班平均人数。 (2)请计算各班学生人数,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师先让学生看懂分布图,然后分析解题思路:先通过已知的(1)班人数(40人)及图中所反映出的百分比算出全年级的人数,再按每班人数在年级中所占的百分比算出每班的人数。 解:(1)该校八年级学生总人数为40÷20℅=200(人) 每班平均学生人数为200÷5=40(人) (2) 八(2)班200×23℅=46(人) 八(3)班200×20℅=40(人) 八(4)班200×18℅=36(人) 八(5)班200×19℅=38(人)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图20.1.3(b),在你所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中画出一条代表平均人数40的水平线,图中代表各班人数的五个条形,有的位于这条线的上方,有的位于它的下方。想一想,水平线上方超出部分之和与下方不足部分之和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