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2878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054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6课,三民主义,形成,发展,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本课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意义。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这一优势,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 ●教学难点 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变化为线索,探讨其从改良到革命,由旧三民主义发展飞跃到新三民主义这一变化历程,宜采用启发提问式和讲述式教学法,并运用对比法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以及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异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民主义的内容、历史作用以及实践活动;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2)理解: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和辛亥革命的成败;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 (3)运用: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分析和探究。 (2)比较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 (2)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3)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情境导入→ 20世纪的10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过渡:三位伟人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特点和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今天我们首先来探讨、领略和体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影视导入→ 播放《1895年广州起义》片段。 过渡:1895年广州起义表明孙中山先生开始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那么其指导革命的思想是什么?这就是后来孙中山在1905年阐发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思想经历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一过程。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推进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曾用名:中山樵。孙中山早年曾在英美及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学习,非常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