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2971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备课资料+教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50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西周,资料,备课,制度,更替,第一章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备课资料 一、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启攻益而夺天下,宣告了夏王朝的建立,并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局面。这是上古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原始氏族制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这一点,古人的认识是很清楚的,所以《礼记·礼运篇》中把这一事件作为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分界。考古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中国大约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财富私有的现象,因为在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少等方面都反映出贫富间的明显分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一个人生产的产品已超过了本人的消费而有了剩余时,战争中的俘虏将不再被杀死而被作为奴隶去从事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私有制出现了。氏族或部落的首领为了攫取财富或奴隶,不断地进行战争。同时,为了防御敌人,保护自己,筑起了城堡。如今,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城遗址已有数十个之多。这说明,这一时期原始氏族制度已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夏启破坏禅让制而夺取天下的事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代文献中把两种制度的变革归咎于夏启夺权这一件事,显然有点简单化。但它深刻地揭示了私有制是导致社会发生变革的根源,并且指出了家天下的小康社会中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的本质与特点,这是很深刻的。但这一变革,毕竟使人们最终告别了野蛮时代,并向文明时代的门槛迈进,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二、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夏王朝在经历了四百余年之后被成汤所灭,中国第一个王朝从此在历史舞台上落下帷幕。应该说,这个结局有它的必然性。因为夏王朝的统治者剥削、压迫民众,贪图享受的阶级本性,使它与民众之间始终处于对立状态。统治阶级追求穷奢极欲的生活,必然要加大对民众的剥削和压榨。当民众不堪忍受时,又必然要起来反抗。国内矛盾尖锐,诸侯也纷纷反叛。商汤就是在夏桀无道、国内外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发兵攻伐夏桀的。他以天意为命令,以替天行道为号召,得到民众与诸侯的响应。所以鸣条大战,一举击溃了夏桀的军队,桀出奔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统治了四百余年的强大国家从历史上消失了。这一结果给后人很大的震动,人们思索着夏代灭亡的原因,并提出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成汤在这一事件中也汲取了不少教训,他采用了“以宽治民”的政策,使民众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商代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这说明汤革夏命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井田制 周朝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周天子和诸侯等贵族所掌握的田地,称“公田”“大田”“籍田”等。公田全是肥沃土地,经过精心治理,成为路渠纵横交错、疆界整齐方正的井田。公田主要集中在都邑的周围,特别是王都和诸侯都城的近郊。西周井田制是以一百亩(合今31亩多)作为一个耕作单位的,称“一田”;而且约以一平方里土地定为“一井”(通常是由纵横相连的“九田”组成一井)。据说“井”之上还有“通”“成”“终”“同”“封”等单位,它们是十进制。这些井田都是由庶人,即奴隶耕种的。这些奴隶是在上级奴隶主贵族册封时,连同土地一起授给下级奴隶主贵族的。奴隶被分置在井田上,进行着强制性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农业奴隶在田间收获结束后,还必须为奴隶主贵族从事田猎、酿酒等劳作。他们的妻儿也是奴隶,要为奴隶主贵族终年从事蚕桑、纺织等艰苦劳动。奴隶主贵族与农业奴隶的居住区基本是分开的,奴隶主贵族居于邑中,农业奴隶则住在邑边的聚居区内。邑中居住的除奴隶主贵族外,还有平民和直接为奴隶主服务的家庭奴隶、工商业奴隶等。“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