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31688

2019中考地理考点过关练测:17地域差异(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650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9,中考,地理,考点,过关,练测
  • cover
过关练测17[来^&*源:中教%网~] 地域差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下列哪些界线相一致(C)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 C.①③⑥D.①④⑤[来源:~#中^&教*网] 2.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明显不同。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物特点,下面歌谣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一或二,水稻为重点 B.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田 C.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中%国教育^@*出版网#]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D ) A.自然环境 B.地理景观 C.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 下图中A.B.C.D 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读图回答4~6题。[来源:中@教^网*&%] 4.秦岭—淮河在图中的位置应该是( A ) A.A 地区和B 地区之间 B.B 地区和C地区之间 C.B 地区和D 地区之间 D.C 地区和D 地区之间 5.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 A ) A.A 地区B.B 地区C.C 地区D.D 地区 6.对于D 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 B.是以家畜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地区 C.是以山地牧场为主的牧业地区[来源:*z&zs^tep.c~om%] D.兼跨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7~9题。 7.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A ) A.气候、地形 B.气候、植被 C.植被、土壤 D.土壤、地形 8.与图中A.B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C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w*ww.#@zz&step.^com] B.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来#^源:中教*~网@] 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9.“我的家乡气候湿热,风光秀美,有独特的傣家文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那么,小敏的家乡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A ) A.A地区B.B地区C.C地区D.D地区 10.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丁区域内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 B.乙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甲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丙区域内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 读下面的甲、乙、丙、丁四幅图,回答11~14题。[中国教^育@出~版&网%] 11.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C ) A.冬季结冰期较短 B.水量小,春夏季节常常断流 C.水量丰富,夏秋季节水量最大 D.河流含沙量大 12.乙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B ) A.山地为主,耕地较少 B.春旱严重,灌溉水源不足 C.经常受台风侵袭,涝灾严重 D.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来源:^*中&%教网@] 13.丙图所示地区所产的水果是( D ) A.芒果 B.苹果 C.香蕉 D.柑橘 14.丁图所示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比较发达的原因有( C ) A.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强 C.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水能资源丰富[来@源:中教^#%网~] 15.结合下图判断,下列界线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D) A.秦岭—淮河一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6.(4分)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景观位于西藏自治区的 拉萨 市。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党和政府加大了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一曲《天路》深情地表达了当地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