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3226

北魏孝文帝改革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57115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魏,孝文帝,改革
  • cover
课件61张PPT。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早期鲜卑族拓跋部的游牧生活 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 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场 景。“马背上得天下”,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 民族迅速崛起、逐鹿中原、 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然而,“马背上得天下”不等于可以“马背上治天下”,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可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成孝文帝痛下决心、坚定不移进行这场伟大的改革运动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北周北方南方魏 蜀 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 汉隋 朝东魏北齐南朝北朝西魏南北朝对立形势2、时代特征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2)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3)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4)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一、智者的选择背景一: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提供前提1 北魏的崛起 背景: 过程:386年拓拔珪建北魏,后迁都平城 影响:前秦瓦解为北方统一提供条件 2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时间: 影响:A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B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C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创造条件439年⑴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北魏的崛起背景二:早期北魏统治者汉化改革奠定基础 (拓跋珪)1、措施 政治: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仿汉制设官; 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经济: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文化:兴办太学,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影响 加速北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 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背景三:社会矛盾的尖锐,威胁北魏统治,改革迫在眉睫 (必要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汉族地主官僚不满背景四:冯太后掌权,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认识到民族政权的落后性,成改革的推动者背景三:社会矛盾的尖锐,威胁北魏统治,改革迫在眉睫 (必要性)背景二:早期北魏统治者汉化改革奠定基础 (拓跋珪)背景一: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提供前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冯太后与孝文帝  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 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