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34969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总结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72次 大小:1579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 cover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内容提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国家6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时空坐标】 【知识提纲】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魏(220年)、蜀(221年)、吴(222年) 2.西晋:建立:266年、统一:280年、灭亡:316年 3.五胡内迁:匈奴、羯、鲜卑、氐、羌;主导政局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建立,317年;灭亡,420年。 2.东晋的士族 3.南方朝代更替:420—589,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为“南朝”。 4.江南的开发 (1)原因 (2)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5.民族交融 6.六朝的疆域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2.淝水之战 3.北魏 (1)建立与北方的统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朝的演变 (4)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重点解析】 1.五族内迁: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到魏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调敞,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于是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 2.士族制度 (1).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2).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是指土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形成原因: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土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4).衰落: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5).衰落原因: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⑤农民起文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 3.南方的开发 魏晋南北朝江南迅速开发,南北经济差异明显缩小,趋于平衡,为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创造条件。 江南开发的原因有:①中国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