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3537

【精品课件】201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886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精品,2011年,高考,历史,一轮
  • cover
课件202张PPT。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背景社会变革(根本原因) 1 .经济 铁器牛耕 生产力 封建经济2 .政治 战乱 争霸 富国强兵 治国方针 3 .思想文化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教育发展(私学) 士的阶层活跃 大批思想家二、诸子百家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 1. 孔子(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主张 “仁”与“礼”的学说,敬鬼神而远之,德治,人的全面发展(六艺) (2)文教 办私学 编六经 《论语》(言论)材料1材料2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材料3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知识点拔知识点拔2 .孟子(战国) “仁政”学说,“君轻民贵” ,“性本善” 3 .荀子(战国)  (1)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2)在天人关系上,他既强调“天行有常” ,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3)重视“礼”。孟子★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亚圣”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重“礼”,礼法并重战国:孟子(亚圣)、荀子孟子的思想: 仁政学说 民贵君轻人性本善荀子的思想:“天行有常” 和 “制天命而用之” 礼法并施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经孟子、荀子的总结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逐渐完备。 特点:较为完整,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多是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开始与政治结合,但脱离现实而遭冷遇。(二)道家1 .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 以“虚无”的“ ”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 ”、“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 .道学的奠基:老子 时期思想家 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3 .消极悲观的态度:“无为”和“ ”思想。道无为春秋小国寡民4 .朴素辩证法思想 5 .庄子(战国) 齐物论 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自由(三)法家思想1.韩非(战国末期)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韩非主张加强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政治变革和实行法治。君主集权 2 .法家思想理论影响 (1)法家理论为中国 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并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对秦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四)墨家的主张1 .墨家的基本主张 ①“ ”② 、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认识论和逻辑学上的贡献。 2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该如何遏制学生自习课说话的现象?现实问题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