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95244

2019版新设计二轮复习生物通用版 第三模块 高考4个必考主观大题(“生态类”题目)精细研究

日期:2024-05-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51283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版,4个,精细,题目,生态类,大题
    检测(十四) “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1.某森林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某种熊当年的种群数量(Nt)与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直线M表示Nt=Nt+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要调查某绿色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法。 (2)该森林中所有的虫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种群,原因是_____。 (3)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能够直接决定蜘蛛种群数量变化的是_____。 (4)从种群的年龄组成分析,该熊种群在曲线cd段属于_____型。在我国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包括黑熊和棕熊在内的多种大型珍稀动物栖息于此,对于保护黑熊和棕熊来说,这属于_____保护。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2)图甲中的虫为一类生物,包含多个物种,为多个种群。(3)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够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4)图乙曲线cd段Nt+1/Nt>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故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样方 (2)不是 虫是一类生物,包括多个物种(合理即可) (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增长 就地 2.(2018·泰安模拟)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2所示为研究者对种群乙1跟踪调查30年绘制出的λ值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甲~戊中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的有_____。碳在甲与丁之间以_____的形式流动,在乙1与乙2之间以_____的形式流动。 (2)若保持生产者的生产量不变,乙2的食物构成中,取食丙2的比例由1/4调整为1/2,则乙2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图2中,种群乙1在15~20年间的年龄组成为_____型。种群乙1在第10年的种群数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0年的种群数量。种群乙1的数量变化说明_____。 解析:(1)分析图1可知,甲是生产者,乙1、乙2、丙1、丙2均为消费者,丁为大气中的CO2库,戊是分解者。能量金字塔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因此甲、 乙1、乙2、丙1、丙2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流动;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据图1可知,甲是生产者,乙2取食丙2的比例没有调整之前,假设乙2获得的能量为X,则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1/4X÷10%÷10%÷10%+3/4X÷10%÷10%=325X,乙2取食丙2的比例调整后,假设乙2获得的能量为Y,则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1/2Y÷10%÷10%÷10%+1/2Y÷10%÷10%=550Y,所以乙2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325÷550=0.59倍。(3)图2中,种群乙1在10~20年间,λ小于1,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因此种群乙1在15~20年间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且在第10年的种群数量大于第20年的种群数量。种群乙1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1)甲、乙1、乙2、丙1、丙2 CO2 含碳有机物 (2)0.59 (3)衰退 大于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2019届高三·唐山质检)下图1所示为某农场几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曲线(甲是生产者),图2为其中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对应图2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 (2)图2中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_____,人工补充饲料的目的是_____,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传递的效率是_____。 (3)分解者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