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06290

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05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 cover
《最大公因数》 教学模式介绍: 基于项目学习(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深刻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也是目前来说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预见PBL将会成为21世纪主导的教育思想和主流的教学方式,PBL的本质内涵是以学习者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创设一个统整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完整的事情,且该情境或事情又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或做事情中学习即可称作项目学习。 设计思路说明: 用好教材资源,把握好联系实际的“度”。? 本单元教材在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时,采用了由实际问题引入概念的方式。在练习中,也安排有应用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这些教材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好。考虑到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数学问题大多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因此教学时不宜过多地补充其他情境的类似问题,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 教材分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材通过例1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与原教材的不同有两点: 一是例题创设了一个铺地砖的问题情境,由实际生活抽象出概念,而不是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引入概念。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当然,从一开始就出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应用问题,问题解决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教学的难度自然要稍大些。 二是根据《标准》,这里不再由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引进互质数的概念。这是精简数论初步知识的一个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例2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原来,这需要从分解质因数讲起。先将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从中找出公有的质因数,同时要使学生理解,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再将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的短除法合起来,导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短除法。现在《标准》中有关求最大公因数的要求是:“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采用“找”的方法,就不再需要分解质因数与短除法。事实上,即便在过去学了分解质因数和短除法之后,也极少有学生在约分时运用。所以这一改进,不仅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也符合学生学习约分的实际需要。内容精简之后,出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考虑,教材在练习十五前、后,各安排了一个“你知道吗?”栏目,分别介绍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及互质数的概念。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若干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格子纸;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小正方形;水彩笔等。 ?? 你将学习 1.理解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3.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你需完成 一、我游戏 我快乐 1、学号是8的因数(1、2、4、8等4人)的同学起立并报出自己的学号,学号是 12的因数(1、2、3、4、6、12等6人)的同学起立并报出自己的学号。学号是1、2、4号同学为什么起立两次? 2、因为1,2,4既是8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它们是8和12公有的因数。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我探索 我快乐 1、根据标题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自学提示预习课本60~62页内容。 2、公因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