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07548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38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
  • cover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课标要求】掌握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过程及相关措施,明确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过程及相关措施及意义。 【教学方法】结合初中知识,建立起知识的有机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1.民族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2.国族 以政治凝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念有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等。 3.大一统国家 与“早期国家”相比,“大一统国家”相当于中国古代国家的“升级版”。其“升级”的表现不仅在于版图覆盖范围更大,更在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 二、大一统国家初建 1.有利条件 (1)政治方面 ①秦王嬴政的决策方式具有一定的民主特色。如行间计、统一战争、权力世袭等国家重大决策要令,均通过智囊团(文臣、武将、百官、博士、客卿)来决定。 ②秦善于吸纳人才,外来人才在秦统一大业的实现上,功不可没。 (2)经济方面 ①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秦国的经济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 ②秦国对农业经济高度掌控,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主管经济的官吏体制;设立了种种法律来调整经济关系。 ③秦国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物质基础雄厚。 (3)思想文化方面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以法家学说为主导,吸收和整合了“富国强兵”“君臣关系”和“政权运作”等方面的诸子学说,实现了秦国国富兵强和政权的高效运转。 (4)军事方面 ①正确的军事策略的采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是秦实现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②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破政治分裂、结束战争,成为历史大势、众望所归。 2.大一统的过程 (1)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3.大一统的意义 (1)结束分裂,天下归一,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中华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秦的统一促成了这些条件的实现。 三、制度创建与政权巩固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1)皇帝制度 ①概念:皇是对君主的尊称,帝是对宇宙万物至高的主宰神的尊称。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并有具体规定和礼仪来突显皇权独尊。 ②评价 皇帝制度的基础是宗法制度,伦理被披上政治色彩,运用伦理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皇帝制度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土壤是占绝对优势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中以家庭结构为模式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特征,体现于政权结构上,形成皇帝制度的三大特征:皇权不可分割、皇权不能转让、皇位世袭;皇帝制度也具有多民族色彩,特别是几个大的民族,如蒙古、女真、满族等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为皇帝制度增添新的民族色彩,强化着皇帝制度的力度。 皇帝制度也渗透了农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在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肯定着农业文明的缺陷,形成历史发展的惰性力量,从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观念上制约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 ①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实际上太尉是虚设的,皇帝掌握最高兵权。④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秦朝的中央行政决策体系完备,由五大系统组成: ①决策中枢系统:最高决策权在皇帝,但丞相参与行政决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