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818002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今天刮什么风 苏教版

日期:2025-10-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2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今天
  • cover
《今天刮什么风》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用多种方式观察风。 ???会用风向标测量风,会观测风力的大小。 ???尝试做一次天气预报。 2、知识与技能: 能够制作风向标,并知道怎样使用。 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 了解有关风的知识:知道风向和风力的大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大胆想象,愿意研究和制作风向标。 二、?????????教学重点 会用多种方法来观测风向,会根据观察自然现象估测风力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 风向标,红领巾,手绢,塑料袋,餐巾纸条,学具袋等。 四、教学过程及简要分析?????????????????????????????????????????????????????????????????????????????????????????????????????????????? (一)激情导入 1、小常识交流 [在每节科学课前安排2~3位同学进行一周的读书心得、观察发现的交流,既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情感的交流,又有利于养成读科普书籍、善于发现的好习惯,争做生活的有心人。] 2、听老师朗诵一首小诗,哪位小朋友能接下去说? 你见过风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树枝摇晃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 你见过风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湖面泛起波纹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 ……???????????…… 出示提示语:你见过风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_____?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课上交流,课后记录于科学记录本) [这一活动设计正是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体现。科学课不一定都是理性的、抽象的,我们同样可以赋予它浓浓的文学、艺术气息,并且加入自己的感彩。因为学习首先要从心底里接受它、亲近它,这样才会主动学习它!以上设计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国旗、红领巾、头发、衣服飘动;喜爱的小草、鲜花、麦苗弯腰说起,还有清甜的桂花味儿,香喷喷的肯德基,可恶的纸屑乱舞,恶心的黑烟弥漫,冬日里呼呼的北风,脸上刀刮的感觉……既有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的联想,还有渗入喜爱与憎恶的感情!] (二)讨论步入 1、刚才我们大家描述的都是风,那你了解风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有两个:(1)让学生畅所欲言、唤起旧知,可以是对风的大小或风的方向的描述,也可以说说风的用途,或者说说台风的危害,以及人们是怎样防护的等等。(2)为与新知识建立联系提供方便,有利于系统地整理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2、今天刮什么风?风有多大?(独立思考质疑) [通过这个问题引入了课题,同时也揭示了要研究的内容。学生可以测测自己对风到底有多了解。开始学生可能胡乱猜:东风、东北风、大风……接着开始争论想到应该听天气预报,或者自己到外面实地看一看、测一测,体验科学是真实的,实践的!] 3、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今天风的情况?(小组讨论,培养探究意识) [由以上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创设自由、宽松、民主的小组讨论氛围,进行头脑风暴法。如观察法:看枝条摇摆情况,麦浪翻滚情况,国旗飘荡情况,头发飘动情况……实践操作法如:举手绢、红领巾、纸条,扔羽毛,落沙子,直接感觉……让学生尽情发表意见,哪怕学生想到撕成一大堆碎纸片,然后一扔。这也是可行之举,应该加以肯定,同时也要进行环保教育。对风力的描述,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概括,如微风,小风,大风,台风等,或观察运动事物的活动幅度来比较风的大小。] 4、借机介绍风向的概念:风吹来的方向。 (三)活动深入 1、实地观测风,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由学生选择场地,比较哪个更好?充分表述观测场地的科学性,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2、小组讨论合作,准备材料,选择不同的方式观测风。到操场上实践观测风。(训练探究行为) [此设计体现了新课程中的要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实验研究时的合作,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