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20520

高考冲刺历史复习有效性探索 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289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冲刺,历史,复习,有效性,探索
  • cover
课件50张PPT。高考冲刺:历史复习 有效性探索高考命题规律与教学现状的矛盾①高考命题注重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高中教学却关注知识掌握和“学习成绩”; ②高考命题强调主干知识和独立思考,高中教学却固守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 ③高考命题突出材料意识和论从史出,高中教学却坚持“以本为本”和现成结论; ④高考命题刻意创新、重点突出,高中教学却因循守旧、面面俱到。复习要回归教材而非抛弃教材把教材当成载体而非归宿措施:“教教材”:把教材当圣经,循规蹈矩、墨守成 规,只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生接受 由教材、教师认定的知识,要求学生 死记硬背,对学生机械训练。“用教材教”:把教材当成载体,挖掘教材资源, 进行知识建构,注重生成。教师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一、欲穷千里目 ———课堂教学要有效拓展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例1.为何说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 “仁”的地位高于“礼”,“仁”是要去爱人,倡导统治者要德治。但孔子并没进一步解释人为什么要去爱人。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孟子。 孟子的答案是人性本善。人为什么要爱人,因为这是人的本性。仁的“端”就是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孟子的“性善论”为孔子的“仁”提供了一个终极依托和哲学化的解释。孟子提出的“仁政”、“民贵君轻”主张,从内容来看,与孔子“德治”、“民为邦本”并无二致。关联知识间的纵向拓展例2.荀子为什么属于儒家而不是法家 荀子受到后世正统儒学者非议的原因,其一是孔孟均以“仁”为核心,荀子则已礼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其次,孟子提出“性善论”,而荀子提出“人性本恶”。 法家也主张性恶论,且和荀子一样,都强调外在的力量去制约本恶的人性。且荀子的两位学生韩非与李斯都为法家代表人物。 不同的是,荀子认为外在的力量是“礼”,是一种教化作用,他能让人从善;而法家的外在力量是严刑峻法,不相信人能从善,所以只有威慑,因此,学者们往往把法家归为极端性恶论。 另外,荀子虽然否认人有善端,但他还是主张德治、民本的,其思想主张仍然属于儒学范畴。相似知识间的对比拓展例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①黄宗羲提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从政治的角度批判君主专制,批判理学的“天理”②顾炎武从学风的角度倡导经世致用,批判理学的空谈③王夫之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理在气中”,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例4.英法对小农经济的不同态度同一问题的多角度拓展例5.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徐继畬正眼看世界“新”是针对于封闭的旧思想而言,它的思想基础是“经世致用”,内涵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 书中首先以地球为引子,介绍了东西半球的概况。之后以此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书中对于西方民主制度也进行了介绍,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历史概念的回顾拓展例6.《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近代前夜:14—18世纪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迟滞: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纵向比较看成就———横向比较看差距(1)四个表现 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