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30119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9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8784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PPT,29张,课件,必修,历史
  • cover
课件29张PPT。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便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染红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前的日本材料一 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日本军界要人山县有朋指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故自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材料二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初见成效,开始得意轻敌,放松了军备意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战斗力低下。战争前的清政府材料三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己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材料四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战争前的欧美列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以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为开始标志。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材料五 朝鲜王朝与明清政府建立了宗藩关系。1894年朝鲜爆发甲午农民战争,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镇压,日本不请自来。 起义被镇压后,日本拒不撤兵,并反诬中国“有意滋事”,扬言“将来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不负其责”。战争的导火线旅顺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8月中国迎战威海卫战役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衣帛相将,将来怎样?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城下之盟问:有人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在哪里?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瓜分狂潮 甲午战争后中国赔款的2.3亿两白银,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把当时中国的国家财富几乎都掏干了。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争做债主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材料二:到19世纪末,中国的国内市场已经为外商所控制。他们以雄厚的资金为后盾,操纵市场,任意太高或压低价格。中国的企业成了替外国资本家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工具。 材料一:甲午战前,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还不算“合法”,现在却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先后享有这项新的特权。1895年至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到933家。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节省了运费,又享有免纳种种苛捐杂税的特权,不仅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开设工厂,抢夺利权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