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31734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件 (共41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3558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元素,PPT,41张,课件,周期律
  • cover
课件41张PPT。第2节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科学上把能量不同的电子的运动区域称为电子层。能量较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 能量较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里运动。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从小到大从低到高2n2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按电子层能量由高到低的排布;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3)最外层电子数≤8 (若K层是最外层最多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K≤2 ,L≤8 ,M≤18 , N≤32排布顺序:K→L→M→N→O→P→Q课堂练习H Be AlBe S Kr OLi SiLi PLi Cl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的排布规律,画出Cl、S2- 、镁离子、氟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Na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2)电子式二、元素周期律请填写完成教材P14页科学探究表1: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有何变化规律﹖随着 元素 原子 序数 递增1、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2、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的变化 3、元素原子的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周期性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非金属:|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金 属:只有正价化合价变化规律总结:  根据上图所示元素原子的大小,比较一下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半径,有何规律﹖Li → F 大 → 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F → At 小 → 大决定原子 半径大小 的因素电子层数核电荷数(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电子数(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主要因素)电子层数多半径大仅用于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1、同主族:一般地, 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均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的,其半径越大   如:r(Na)<r(K) r(F)<r(Cl)2、同周期: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的,其半径越小 如:r(Na)>r(Mg) )>r(Al)请判断下列粒子的半径大小(1)F Cl S     (2)Na Cl P (3)Na+ Mg2+ Al3+   (4) Cl- S2- K+ Ca2+Li Na K Rb CsF Cl Br I AtⅠA、ⅦA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Na Mg Al Si P S Cl碱金属单质 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回忆归纳:根据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哪些实验事实能证明碱金属的金属性按 Li   Rb 的顺序依次增强?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跟冷水剧 烈反应放 出H2NaOH 强碱 跟沸水反 应放出H2  跟酸剧烈 反应放出H2Mg(OH)2 中强碱 与水难反应 跟酸较快反应放出H2Al(OH)3 两性氢氧化物[实验探究]:第三周期金属性质变化规律探究一)、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氢氧化物 ) 的碱性强弱1、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   的剧烈程度5、金属间的置换反应3、单质跟酸反应的剧烈程度6、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   或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2、单质跟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归纳总结:根据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哪些性质能证明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的方法? 类比迁移: 二)、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三)、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探究11~18号元素性质的变化中得出如下的结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Li Na K Rb CsF Cl Br I AtMg Al Si P S Cl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总结 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就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讨论及小结:周期表之最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稳定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 酸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碱性最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