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52368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6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
  • cover
第三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豁然(huò)     篁竹(huáng)     及郡下(jùn) B.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 C.衣褶(zhé)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 D.雎鸠(jū) 溯洄(huí) 勾画了了(lě)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寻向所志(        )     (2)水尤清冽(        ) (3)悄怆幽邃(        ) (4)其两膝相比者(        ) (5)左右芼之(        ) (6)蒹葭萋萋(        )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便要还家              B.左手倚一衡木 C.诎右臂支船 D.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名句默写。(5分) (1)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关雎》)? (2)忽逢桃花林,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右刻“            ,水落石出”。(魏学洢《核舟记》)? (4)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            ,           ———。? 7.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4分) (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2分)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2分) 8.在春暖花开的日子,班级开展了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1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古诗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分) 桃 花 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  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横线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合适。你选择    ,理由: 。? (4)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1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题。(4分)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