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52918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23.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47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5次 大小:30279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武判官,47张,课件,归京,判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背诵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作者简介: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多年生活在西北边疆,对边塞自然风光军旅生活有深切体会。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兴奋。此诗是他在轮台军府送武判官回京城时写的,抒发了无限惆怅之情。 解题: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狐 裘 锦 衾 阑 干 掣 瀚 海 冷难 着 qiú qīn lán hàn chè zhuó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即飞雪    冷难着  散入珠帘   饮归客  置酒     冻不翻  就 穿 飘 用酒食款待 摆下 招展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寒冷得无法披戴。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擎红旗冻不翻。 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展。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没了天山上的道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不到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您马儿走过的脚印。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两句诗点明了风和雪有何特点?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把雪比作梨花,十分新奇,使读者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副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形象而生动。 千古传诵的 咏雪佳句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文分析 侧面写雪 诗人之惊 诗人之喜 一层意:写大雪纷飞,遍地银妆的图景。 室外之景,以雪为主 正面写雪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课文分析 二层意:雪天的奇寒 写:室内之景,以寒为主 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气氛? ———对偶、夸张。 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