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55457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5份打包)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101921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
    单元学习总结 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生产工具 的改进 耕作技术 的提高 农作物种 类的丰富 水利灌溉 的发展 原始 农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 - 商周 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粟、稻、黍、稷、麦、桑、麻    - 春秋 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垄作法 - 都江堰 两汉 耦犁,出现犁壁 代田法、一年一熟 - 漕渠、白渠、龙首渠 魏晋南 北朝 -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 翻车 隋唐 曲辕犁 - - 筒车 宋朝 - - - 高转筒车 明清 -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 风力水车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和基本特征 1.共同因素 (1)客观因素: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出版、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2.基本特征 (1)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且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3)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到南的转移过程,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4)工商业的发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中国古代工商业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及影响 工商食官 在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坊市制度 宋代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 重农抑商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海禁 明清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闭关锁国 清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 时代 目的 原因 内容 影响 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 维护封建统治 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 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 同 点 重 农 抑 商 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 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 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闭 关 锁 国 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时期 防范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巩固封建经济 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了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典例分析(2018·课标全国Ⅰ)如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朝贡贸易(闭关锁国) 二抓关键:题干中“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