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55733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学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52522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人口,化学
    章末总结 教材P2 读图思考 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较快的人口增长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发展又有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人口进一步增加。 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同时人口基数的增大也是人口增长加快的原因。 教材P3 活动 1.某年人口的增长数=年初的人口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该地第一年增加了200 000×2%=4 000(人);第一年末的总人口数为:200 000+200 000×2%=200 000×(1+2%)=204 000(人);依此类推,十年后的总人口为:200 000×(1+2%)10≈243 799人。若10年后,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7%,一年应增加243 799×1.7%≈4 145(人)。 2.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同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该地10年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下降了,但每年净增加的人口反而增多了。由此可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比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仍较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仍不能放松。 教材P5 读图思考(上) 不能。因为各国国情不同,应根据人口与环境、经济的协调程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政策。如日本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印度则控制人口增长。 教材P5 读图思考(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高 高 低 增长缓慢 传统型 高 低 高 增长迅速 现代型 低 低 低 增长缓慢 教材P7 活动 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时间、不同地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因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及主要方向。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生产力水平、自然环境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教材P9 活动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2.观点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匈牙利等国的自然增长率已降至0以下,这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增减的影响已经很小,其人口数量的增减主要取决于人口迁移。 观点二:有些欧美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劳动力缺乏,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些国家来说,人口的自由迁移是实现人力资源空间重新配置的前提条件。 观点三:人口迁移的发生,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迁移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人口迁移还可以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迁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材P11 活动 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①美国属于较晚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②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国;③新航路的开辟为人们顺利地迁移扫除了障碍;④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进程。 2.第一次人口迁移是战争因素;第二次是城市化;第三次是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第四次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气候环境,即西部和南部新资源的发现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和“阳光地带”的吸引。 3.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旅游业,经济发展较快,而且这里开发较晚,注重环境的保护,环境条件好。同时也与东北部地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有关。而美国老年人退休后向墨西哥湾沿岸迁移则主要是由于这里气候条件优越,适于居住。 教材P12 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例如,我国西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