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57237

高中美术《传统艺术的根脉--- 青铜器》教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42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美术,传统艺术的根脉--- 青铜器,教案
  • cover
高中美术《传统艺术的根脉 青铜器》教案 一、授课课题:《传统艺术的根脉青铜器》 二、授课时间: 1课时  (20XX年X月)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玉器、陶瓷、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及其发展。 2、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美学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玉器的丰富内涵、陶瓷意识的审美观、青铜器的社会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艺术成就和美学特点。 五、教学难点:内涵及文化层面的理解。 六、课业类型:讲授 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 八、教具学具:教材,ppt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过程: 导入: 青铜治炼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伟大的青铜时代,历经了夏、商、周,持续了1500多年的时间,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迈开了世界文明史上领先的步伐。在中国发现的青铜器,不管是数量、种类,还是精美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一、青铜是什么? 青铜:红铜、锡和铅的合金。红铜的熔点高,软。溶化困难那。加入锡和铅降低熔点,增加硬度。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是人类快出时期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课后小辞典) 二、青铜器欣赏 提问:你知道得最有名的青铜器是什么? A商代司母戊鼎(着重鼎文化) 1鼎文化 (1)提问:鼎是做什么用的?功能? 鼎原始社会日用的饮食容器。 商周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礼器”。 (2)提问:鼎象征什么?看看这些文献和成语 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用鼎制度,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用作“别上下,明贵贱”) 文献又载“铸九鼎,像九州”。成语: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 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用作“别上下,明贵贱” 2挖掘故事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当提到六七米时,粗实的绳子突然断裂了。到了第三天夜里,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3艺术特点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立耳、方腹、四足中空。 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 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B商代 四羊方尊(着重讲解铸造工艺的成就) 1文化起源 文献记载的商代文明仅限于黄河流域,一件无意间发现的青铜器揭开了辉煌的江南商代文明的一角。———四羊方尊 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用具。礼器。 2欣赏 方口大沿,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重达34公斤 。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 设计奇特独一无二的造型,理当进入文物精品之宝库。 纹饰——— 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四角各塑一羊,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羊胸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全体饰有细雷纹。 器四角和四面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