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62446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除法第5节路程教案北师大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6973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除法,5节
  • cover
第5节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材第79~81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的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总价、数量与单价等常见的量,理解速度和单价的意义。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时间、单价=总价÷数量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式,了解其余四个数量关系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构建并运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学模型。 难点: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及实物投影仪。 投影出示教材第79页主题图。 竞走成绩表 时间/分 路程/米 松鼠 4 280 猴子 4 240 小兔 3 240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格,并猜一猜谁能赢,为什么? 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觉得速度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这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持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到:时间相同时,谁走的路程多谁就快;路程相同时,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这里不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还将他们的着眼点引到“单位时间里如何比较快慢”这个核心问题上。 1.学生思考:要想比较小兔和松鼠谁走得快,需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 要判断小兔和松鼠谁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走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分钟,那么松鼠1分钟走了280÷4=70(米),而小兔1分钟走了240÷3=80(米),70<80,因此,小兔走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 (1)1时、1分、1秒。像这些每小时、每分、每秒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走的路程叫作它的速度。 (2)速度的简便写法。速度的简便写法可以用一条斜线把它分成两部分,左边是路程单位,右边是时间单位。 追问: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 (3)你还知道哪些速度单位呢? 引导学生创造出其他的速度单位,并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相对复杂的单位名称,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读和写中,识记速度单位的表示,理解速度的含义,以突破难点。 4.试一试第1题。 出示教材“试一试”中的情境图,师提问: (1)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2)那怎样求速度呢? 学生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数量关系,进而得出:路程÷时间=速度。 (3)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 (4)解答问题后,通过提问“每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总结。 5.总结归纳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仔细观察这三道数量关系式,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运用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数量关系,这里围绕“总结———归纳”两个环节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6.试一试第2题。 哪个商店的黄豆便宜?怎样比较呢?试着算一算。 师:每千克黄豆的价格就是单价,黄豆的总价钱叫作总价,几千克叫作数量,那你能用一个关系式表示总价、数量和单价的关系吗? 学生根据算式总结,教师板书:总价÷数量=单价。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并追问学生思考的过程。 2.为什么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从而得出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这是体现数学学习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的基础上,选取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现象,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