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66676

2《挑山工》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31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挑山工,教案
  • cover
课题:第2?课《挑山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熟读课文,学生能找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及登山速度不比游人慢的原因。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把握主旨并学习挑山工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总结挑山工精神有哪些。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诗句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是泰山的雄伟,而这雄伟高大的泰山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六千多级的石阶,而有人天天挑着重物从山脚到山顶,那他们是谁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挑山工》。 二、讲授新课: ⒈初读课文:首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出来,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⒉字词句的学习: (1)本课新词:胳膊、登攀、节奏、耽误、凿、黑黝黝、拘束、腾云驾雾、意味深长、憨厚。 (2)辨析多音字 弯曲 曲折 歌曲 打折了腿 挑水 挑解 挑战 (3)注意叠词的运用:光溜溜、沉甸甸、一甩一甩、干干净净、黑黝黝、黑生生、玩玩闹闹。 (找出文中更多的叠词) 3.解释词语: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城区北,主峰玉皇顶海拔1500?多米。 节奏:音调高低快慢的限度,文中指挑山工的胳膊甩动得很有规律。 饱览:动词,指欣赏。 喧闹:喧哗热闹。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很不自然。 不解之谜:难以解开的事物的原因或道理。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意味深长:形容意思深刻而耐人寻味。 4.品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 (1)问: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登山? 分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课文原文进行作答。 明确: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 (2)问: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一倍,为什么他们的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呢? 分析:想想游人们是怎样登山的,挑山工能像游人那样登山嘛。从课文中 找到原话,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来作答。 明确:游人们虽然“走得快”,但是他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而挑山工不像游人“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他们“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他们虽然慢,但走长了就跑到游人前边去了。 5.精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作者的情感。 (1)全班齐读 (2)分小组朗读,一组一段。 三、课堂总结: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我们知道,挑山工挑着重担斜行向上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一半,速度却不比游人慢。从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到他们那种不懈攀登的精神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 四、作业布置: (1)记住本课生字词,明天早自习听写。 (2)预习,总结挑山工精神。 第二课时 五、复习检查: 六、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1942?年,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 2.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挑山工? (2)挑山工的工具? (3)挑山工的路线是如何的?(登山的特点?)这样路线的目的是什么? (或为什么挑山工登山要走“之”字路?) (4)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5)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6)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是什么?(“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行走路线是折尺形路线,产生的疑问是什么?) 第二部分(3-6?自然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