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68961

12 湖心亭看雪(56张PPT课件+音频)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86514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心亭,看雪,56张,PPT,课件,音频
    课件56张PPT。一山———西湖孤山两堤白堤苏堤三岛小瀛洲阮公墩拓展阅读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柳浪闻莺南屏晚钟平湖秋月曲院风荷三潭映月双峰插云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尤以一山、两堤、三岛、十景著称。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前面的图片中“三岛”少了一个?那么少的这个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张岱,来看看这里的雪景!九年级语文上册12* 湖心亭看雪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2.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本文对比、白描手法的运用。(难点) 3.领略雪后西湖美景,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素养)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寓居杭州。出身仁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仁,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西湖书社1982年版)。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拏 更 毳 凇 芥 喃喃 毡 强 崇 祯 沆 砀 更定衣雾一铺饮有此人náɡēnɡcuìsōnɡjiènánzhānqiǎnɡchónɡ zhēnhànɡ dànɡɡèn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第一人称代“我”。消失。都。这。鸟兽的细毛。(1)这部分中“余住西湖”中“余”的古今含义有什么变化?(2) “大雪三日”中哪个字有活用现象?“余”的古义是我,今义是剩下。“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汽弥漫的样子。译: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料人影罢了。全。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比喻细微,微波。这里指像小草一样微小。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 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面对,向着。沸腾。哪能。尽力。还。等到。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旧时对士人的尊称。在此地客居。船夫。低声嘟哝。译: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烧酒,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