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74046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7851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课,社会主义,发展,挫折,课件,38张
  • cover
课件38张PPT。1991年12月21日,11个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签字加盟了独联体,苏联彻底被宣判死刑。叶利钦发表讲话时说:“我曾经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冥思苦想苏联的未来,现在已经不需要了。”苏联是怎样解体的呢?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 毛泽东访问苏联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经互会会场经互会纪念邮票帮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克服战后困难 苏联利用经互会过多的干涉别国事务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毛泽东访问苏联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 ,全名为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1894—1971),前苏联领导人。他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191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1年由区委书记爬到了苏共莫斯科州委和市委第一书记的职位,1938年担任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隔年进入了中央政治局。1949年到1953年,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1964年,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划发动了宫廷政变,免除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他被强迫退休,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自此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赫鲁晓夫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3.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为什么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4.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斯大林时代”存在严重弊端,改革势在必行。 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内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等。 成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3.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为什么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原因:改革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修补和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缺乏深思熟虑和反复试验;赫鲁晓夫个人性格存在着独断专横、急于求成的毛病。 4.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 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1931年,勃列日涅夫加入苏联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1964年至1982年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 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大搞个人崇拜,苏联经济陷于停滞。 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效果如何? (1)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2)为了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的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而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苏联食品短缺,人民排长队购买食品。 1956年在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上,已经看不到斯大林的头像。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1906—1982),前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军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