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84307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五中、龙海市五中等四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期末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37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7-2018,四校,解析,试题,语文,期末考
  • cover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四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而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过于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了,历史与小说,由此扭结在一起。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 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如果从《尚书》《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方要早得多。记言、记事、记人,这三种历史写法构筑了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对小说这种文体,一直怀有深刻的偏见--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因而,有关正史与野史、正说与戏说的争议从未间断。但与此同时,小说写史的“野心”从没有中止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读者中还尤其有市场。如果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他们的对话、斗争、谋略,统统是作家想象的产物的话,那么,小说在多大程度上会为历史所需要?由此不得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法朗士称巴尔扎克是他那个时代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小说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这或可解释,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小说家书写的历史。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写的更多是历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它未必处处征诸实事,但它的细腻、传神,它所创造的想象之真实,也非一般史著可比。小说能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脉络、生活细节,从而使历史变得更丰满、真实。小说能有效地保存历史的肉身部分,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就太单调了。事实上,那些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真正的历史基础是人的生命及生活,小说以此为基础,所以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 B. 中国人重史、写史比西方早很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感比西方人强很多。 C. 以历史中的人物生活为旨归的小说,可以较好地补上历史著作缺乏的日常生活。 D. 文学真实的“人生”和历史真实的“人事”相互补充,使历史著作更具历史叙事魅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不同角度审视史著和小说,较深入地阐述了小说对历史的保存和影响。 B. 文章以小说对历史著作补充作用为立论前提,由此指向了对小说写史的探讨。 C. 文章在论述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关系中,彰显了小说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 D. 第三段以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为例,意在论述小说对历史著作的有效补充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家能够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这是写出富有生活肌理的历史的前提。 B. 小说家创造的虚构的历史景观与重事实的历史观之间有巨大不同,所以对野史、戏说的争议也已有三千多年。 C. 小说具备细腻、传神、创造的想象真实的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