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87145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易错点快攻课件(82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97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易错,快攻
  • cover
高频易错点快攻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 易错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易错角度1 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易错点拨】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一辈子被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易错角度2 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但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易错点拨】 分封制的实质是地方分权,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说分封制为分裂割剧埋下了隐患。但在分封制下,不管是通过层层分封管理地方,还是通过周文化的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感,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式。 易错角度3 宗法制下嫡长子的认定 【易错点拨】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制下,嫡长子的认定与其母亲的身份密切相关,一母所生亦有嫡庶之分。 易错点2 秦汉至宋元的政治制度 易错角度1 封国制在汉初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易错点拨】 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拓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维护汉初政权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易错角度2 唐宋时期,皇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易错点拨】 唐宋时期,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有政治制度的制约,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另一方面有思想的制约,如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等。 易错点2 秦汉至宋元的政治制度 易错角度3 科举制并未取消世家子弟参与官吏选拔的资格 【易错点拨】 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科举制向社会各阶层士子开放,既包括中下层士子,也包括世家子弟。 易错角度4 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易错点拨】 行省作为中书省的对外派出机构,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基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且行省内部也存在权力制约,行省权力的大而不专,决定了它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 易错点3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易错角度1 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并不能反映皇权的削弱,其反映的是皇权的强化。 【易错点拨】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但很多时候由于皇帝年幼或不理政事等,会有人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因此便出现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反映的不是皇权的削弱而是皇权的强化,因为宦官、外戚的权力皆来源于皇帝。同样,明中后期内阁权力的增大反映的也是皇权的强化(宦官、外戚和内阁大学士这些人都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易错角度2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易错点拨】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十作为待从顾问,帮他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 易错角度3 内阁并非无任何权力 【易错点拨】 内阁虽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但它并非无任何权力,在明朝后期,很多时候内阁都在履行宰相职权。 易错角度4 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易错点拨】 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