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01160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7076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起源,课件
  • cover
课件22张PPT。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日。在祖国悠久的历史中,这些节日是怎么形成和演变的?又反映出我们民族怎样的习俗和文化观念?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学习,走进这些传统节日,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探寻这些节日的渊源。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还有些节日则具有宗教信仰的色彩。中国的节日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奠仪式。到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 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包括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 春节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春节习俗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腊月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扫尘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节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岁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除夕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祭祖大节。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