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01974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假期作业:阶段综合测评(一)+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389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综合,版含,+Word,测评,阶段
  • cover
阶段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运动性质属于简谐运动的是(  ) A.匀变速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非匀变速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 简谐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错;加速度也是变化的,A、D错,C对. 【答案】 C 2. 图1 如图1所示,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到达最低点时,物体恰好掉下一半(即物体质量减少一半),此后振动系统(  ) A.振幅变小 B.振幅变大 C.振幅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当物体到达最低点时掉下一半(即物体质量减少一半)后,新的系统将继续做简谐运动,机械能也是守恒的,所以还会到达原来的最低点.但是,由于振子质量的减少,新的平衡位置将比原来的平衡位置高,所以振幅变大,故B正确. 【答案】 B 3.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的向外传播,当波传播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 A.随波纹漂向湖岸 B.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 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 【解析】 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介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向外传播的只是振动形式和能量,生活中的水面上的一些漂浮物会沿波向外移动,是因为外界另外一些因素的干扰,如风的吹动等,故D正确. 【答案】 D 4.(多选)(·河南洛阳检测)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 B.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 C.经周期后质点P运动到Q点 D.经周期后质点R的速度变为零 【解析】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λ=4 cm,故A正确;波动图象反映介质中质点在空间的分布情况,不能读出周期.如知道波速,可求出周期,故B错误;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上下振动,并不向前移动,故C错误;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可判断出图示时刻质点R向下振动,经周期后到达波谷,速度变为零,故D正确. 【答案】 AD 5.如图3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位置的质点起振时间比a位置的质点晚0.5 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 m,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应分别为(  ) 图3 A.5 m,1 Hz B.10 m,2 Hz C.5 m,2 Hz D.10 m,1 Hz 【解析】 由图可知,波长等于bc之间的距离,λ=5 m,因b质点的起振时间比a位置的质点晚0.5 s,故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5 ×2 s=1 s,f==1 Hz,A正确. 【答案】 A 6.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0.45 m,如图4是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 图4 A.4.5 m/s B.3.0 m/s C.1.5 m/s D.0.7 m/s 【解析】  如图所示,当A在波峰时,B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A、B间距离关系为λ,由λ=0.45 m,得:λ=m. 由振动图象可知,T=0.4 s,所以波速v== m/s 当n=0时,v=4.5 m/s,n=1时,v=0.9 m/s.故A正确. 【答案】 A 7.上课时老师将一蜂鸣器固定在教鞭一端,然后使蜂鸣器迅速水平旋转,蜂鸣器音调竟然忽高忽低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旋转时蜂鸣器发出的频率变化了 B.由于旋转,改变了同学们听到的声音频率 C.蜂鸣器音调变高时,一定是向远离观察者的方向运动 D.音调的忽高忽低是由波的干涉造成的 【解析】 蜂鸣器水平旋转时,蜂鸣器与学生间距忽远忽近,故学生接收到的频率忽高忽低,A错误,B正确;音调变高时,蜂鸣器一定向观察者运动,C错误;音调的变化,是因为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化引起的,属于多普勒效应而不是波的干涉造成的,D错误. 【答案】 B 8.苍蝇是利用了a发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