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11786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67041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虽有嘉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二、读准字音 嘉肴(yáo)  弗食(fú)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xué) 三、重点词语 虽有嘉肴 (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 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因此,所以)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我反思;自强:自我勉励。) 其此之谓乎 (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四、特殊词语 1、古今异义 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 今义:味美)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2、通假字 兑命:“兑”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 3、一词多义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嘉肴”,美味的菜)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 五、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六、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