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24372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3张+3个视频)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27次 大小:335111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9课,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
    第三单元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新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 故 温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qiū)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自学导读① 阅读本框题第2.3自然段 ? ? ? ? ?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淝水之战形势图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383年 前秦 东晋 383年 溃 退 溃 退 东晋胜利 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北魏的建立与统一北方 建立时间: 民族: 统一时间: (2)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自学导读② 阅读本框题第1自然段 ? ? ? 4世纪后期 鲜卑族 439年 统一北方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像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494年) 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内容)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494年) (2)推行汉化措施 (内容)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第19课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494年) (2)推行汉化措施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内容) 自学导读③ 阅读本框题最后自然段 ① ② ③ ④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孝文帝像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识。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流融汇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生产生活(习俗)方面: ①内迁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 ②汉族学习和接受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2)政治制度方面: 各族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思想文化方面: ①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②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4)民族心理方面: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北魏建立和统一北方: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措施 ①说汉语 ②穿汉服 ③改用汉姓 ④与汉联姻 作用: 时间: 交战双方、结果: 特点、影响: 北魏 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 的民族交融 表现: 意义: 第19课 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