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37810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46429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试,第二次,答案,版含,扫描,试题
    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书写(5分)书写5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一、积累 1.⑴(11分)①仁者乐山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欲济无舟楫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⑤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⑥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漏、添字皆不得分。) ⑵(4分)A廷B承C缚 D藉 (评分标准:每字1分。) 2.(3分)C 二、阅读 3.(1)A(2)C(3)C 4.①军人或民主战士(1分) ② ③为人民着想,得到民众支持;关爱部下;不怕苦不怕难的乐观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评分标准:写出一点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5.《红军照耀中国》准确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过程,从领导者的爱民、关心部下、不畏艰险的奋斗中,可以领会到“红”指的是红军领袖的正确领导,红军不怕苦、不怕牺牲,为了民族解放斗争而艰苦奋斗、奉献一生的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因国家政权动乱参加革命,从一个劳苦的童工变成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红”指的是在绝望的生命中仍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艾青诗选》“广大而瘦瘠的土地”、“我爱这悲哀的国家”等诗句,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人民生活的疾苦和国家命运的担忧,“红”指的是他一颗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三者的“红”虽有不同,但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对国家深沉的爱和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精神。 (评分标准:结合任意一部作品内容得1分,每部作品“红”的内涵1分) 6. 评分一:表达5分 评分点 分值 细 则 字形 2分 错别字每满三个扣1分,未满三个不扣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标点 1分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满三处扣1分,未满三处不扣分,扣完1分为止。 语句 2分 语句表达出现一处错误扣0.5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评分二:内容5分 结合名著的内容、特质2分;相应的整理方法2分,表达得体1分。 【示例】雯雯,《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阿龙纳斯教授和尼摩船长周游海底的故事,可以用快速阅读法串联他们精彩的海底冒险经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一行人的路线。同时,可以摘录相关语句概括人物精神内涵,比如:尼摩船长的仇恨和悲悯情怀。此外,还可以提炼关键词,明确凡尔纳小说科学和幻想结合的特点。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写下你对整本书的思考或体会。 7.(4分)⑴待宰的食物⑵喜气洋洋,残酷追捕⑶年轻的产妇、家中的女王⑷独自逡巡,忘记逃逸(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8.(3分)作者三次提到母鸡的“迟疑”, 既写出了母鸡在逃逸过程中面对未知时时犹豫的状态,又凸显出了她为了追寻自由笨拙而艰辛的努力,同时也与人的矫健形成对比,为后文母鸡被人抓住做铺垫。(评分标准: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内容角度2分,结构1分,合理即可。) 9. ⑴(3分)选【A】,【示例】我觉得闵雪飞的译本更适合研读。文中用四个短语营造了逃跑过程中母鸡的孤独艰辛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同时一个“悬”字展现了母鸡岌岌可危的处境,语言十分精准。同时④最后一句“她看起来很自由”有一种哲学意味,也许这场残酷的斗争就是为了这一份短暂的自由,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相比之下丁晓航的译文“似乎脱离了危险”就显得太过平淡,不能展现作者的语言特质。(评分标准:找到两处语言点,分析比较两种译文的优劣,言之成理即可。能关注到【作者简介】可酌情加分,加至满分为止。) 选【B】,【示例】我觉得闵雪飞的译本更适合研读。丁晓航的译文中提到“他们还是头一次抚摸母鸡的头”展现出一种对母鸡的关爱,但结合后文我们会发现母鸡依然被吃了,这样里的温情与后面的健忘甚至残酷不相符。闵译本中“什么想法都没有”“从来没有”表明了人们的善意也是一时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