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43244

2019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课件及练习(11 份打包)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63613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年,课件,打包,练习,苏教版,月是故乡明
    *今生今世的证据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嘹亮(liáo)  瘸腿(qué)  间隙(jiàn) 间断(jiān) B.门框(kuànɡ) 即使(jí) 圈棚(juàn) 圈阅(quān) C.打夯(hānɡ) 抨击(pēnɡ) 牲畜(cù) 畜牧(xù) D.骨骸(hài) 阔绰(chuò) 泥土(ní) 拘泥(nì) 解析:B A项,间断jiàn;C项,牲畜chù;D项,骨骸há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砍掉  站稳  经意  紧追不舍 B.沧皇  沐浴  恒久  行将消失 C.烟道  青脆  脱落  归于沉寂 D.土坑  惊恐  费失  虚无之涂 解析:A B项,沧—仓。C项,青—清或者脆—翠。D项,费—废, 涂—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 B.然而,它一直保留了下来,不意竟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 C.在未来的征程中,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喙,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 D.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解析:C———不容置喙”的意思是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符合此语境,应用“不容置疑”。A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或人的聪明伶俐。B项,伶仃孤苦:指孤苦没有依靠。D项,浮想联翩:指许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杭州交警部门对涉嫌醉酒驾驶却拒不接受处理的酒驾者给予实名曝光,这是杭州交警部门在“胡斌飚车撞死行人”“保时捷醉驾撞死行人”等血淋淋交通肇事案件之后,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加大对酒驾者依法惩治的一个重要手段。 B.10月12日,总理致信新华社,更正新华社11日播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中自己关于岩石学分类的错误,并向读者致歉。 C.但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 D.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解析:D 成分残缺,应在“聚精会神地”后面加“倾听”。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的“证据”“村庄”“家园”实际上都包含多层的意思,既是世俗的,又是精神的与超越的。 B.文章第二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作者与草、土墙和房子的对话,既刻画出自己熟悉的环境的顽强生命力,又充分体现了自己对熟悉的生活的留恋。 C.本文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反复强调,当一个人的家乡变成了故乡,一切都面目全非的时候,我们不必太留恋过去,而要勇敢地向前走,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 D.这篇散文与许多乡思作品反复抒写思乡之情不同,它从一个人的迁徙写起,没有过多的抒情,而是把感情深藏在具体的故乡场景描写 之中。 E.本文写人们“挖土打墙”,是为了说明,无论墙打得多么坚实,终究会有倒塌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摒弃奢华,返璞 归真。 解析:AD B项,“刻画出自己熟悉的环境的顽强生命力”与文意不符。C项,“我们不必太留恋过去,而要勇敢地向前走”在文中找不到依据。E项,结论“所以我们要摒弃奢华,返璞归真”不正确。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柴 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①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