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48951

9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20张ppt)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6845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精神,三间,小屋,课件,20张,ppt
  • cover
毕淑敏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3.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3.理解第三间小屋中“自身”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都知道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这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作家,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处女作《昆仑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选入现代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2)词语积累 ①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惭不如别人。 ②广袤: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③宽宥:宽恕,原谅。 ④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⑤游弋:在水中游动。 ⑥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⑦轻觑:轻视,小看。 ⑧濡养:养育,培养。 ⑨麾下:反映将帅的部下,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⑩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坍塌:倒塌,崩塌。 ?矗立:高耸地立着。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金戈铁马: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无师自通:没有经过老师或其他人的指点帮助就能理解或通晓某种东西。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 [交流点拨]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第二间,盛着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三、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1~6自然段写的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何关系? [交流点拨]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2.第一间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交流点拨]盛着爱与恨,应该是健康的小屋。作者先用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接着用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最后用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体现了作者如海洋、天空般宽广的胸怀。 3.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交流点拨]先用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再用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4.第三间小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交流点拨]先用反问句引出下文,再用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最后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自我。 5.有人认为三间小屋是并行并列关系,你同意吗? [交流点拨]是啊,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某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爱国情感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所以情感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 6.概括后面两段的内容。 [交流点拨]总结全文,推出建立精神栖息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