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58864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教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586237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城市化,必修,人教,新人教,6套,打包
    第17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纲呈现]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纲解读] 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重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以某个区域内的城市(镇)为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联系 2.城市主要功能区特征及分布 3.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含义: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3种:A表示同心圆模式,B表示扇形模式,C表示多核心模式。 (2)形成的影响因素 (3)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①交通通达度:城市不同区域,交通的通达度不同,土地租金存在相应的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②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综合思维 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3)无污染的工业如面包厂,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 (4)轻污染的工业如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可布置在近郊、交通方便的地区。 (5)严重污染的企业如水泥厂、发电厂、印染厂、造纸厂等,可布置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下风带,及河流下游,并尽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6)自来水厂在河流上游,高技术企业布局在近高校环境优美的地区。 (7)仓库布局在码头、车站附近。 考向一 城市功能区及变化 (2018·北京文综)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  ) 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最大,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含义可知,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由于Ⅰ区位于城市中心,可推知建筑物密度大。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且位于Ⅰ区附近,可推知为住宅区,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Ⅲ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小,建筑物较稀疏,且在住宅区外围,应为工业区,商业网点较少。Ⅳ区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城市热岛效应较弱。第2题,甲地位于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甲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大,因此最可能是扩大卫星城规模所致。民俗博物馆应建在城市人口较密集的地区,而甲地位于郊区,人口较少。划定耕地保护区和增加种植业投入都不会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4.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丙三站点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与地铁线相交处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站点沿线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A。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呈团块状,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选C。 (2016·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