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63470

8. 静夜思 表格式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66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静夜,格式,教案,2课时
  • cover
教 学 设 计 个性调整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古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月亮? 2.师:这节课我们又要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 读准“静”(后鼻音),“思”平舌音;记一记“夜”,部首———夕,表示天黑的时候。我们还在哪里学过有“夕”部的字。回顾“梦”,也有“夕”,表示晚上做梦。“思”,部首———心。组词:思念、思考、思想等。 3.画面、音乐、课题,你来猜猜,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预设:在一个静静的夜晚,诗人李白在思考;在一个静静的夜晚,诗人李白在思念。 师:静静的夜晚,洁白的月光洒向大地,诗人李白在思考什么?还是思念什么?答案到诗中去找。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把每个字都读正确。 2.指名朗读,随机正音:床、霜、光(三拼);明(后鼻音),是(翘舌音) 3.出现诗中的生字,自己读读、记记、想想意思。小老师领读2遍。 4.在组长的带领下,记一记最难记住的生字。 5.交流识字情况:(最难记的字) 疑:分成几个部件,最早甲骨文里是这样写的,好像一个老人拿着一根拐杖在抬头看天空,对天空宇宙充满了疑惑。后来篆文变成了这样,小朋友看右边部分,像一个孩子。意思是,一个老人丢失了一个幼子,找不到,在徘徊,疑惑 望:编字谜。一个国王,站在地上,抬头望月亮。 举:双手托物。 6.把生字放入古诗中,一定读得更好。试一试。 三、整体感知,熟读古诗 1. 古诗读得比较熟练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的开始,我们自己理解的题目的意思。静静的夜晚,诗人李白在“思考”还是在“思念”? 2. 不忙着回答,在古诗中找到依据。 3. 交流:“低头思故乡”———思念。猜猜,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师简介当时的写作背景:李白出生在四川,小时候随家人生活在四川。25岁起开始游历全国,这首诗是李白在26岁那年的月圆之夜,在江苏扬州旅社,想起家中的亲人,想起家乡,写下千古流传的———静夜思。 4.李白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开始想家了呢?从古诗里找找答案。 预设: (1)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举头望明月) 引导:表演“举头望明月”, “举头”,不是把头举起来,而是“抬头”,与“低头”对应起来理解。 (2)月光很明亮,地上还有一层白白的霜。(床前明月光) 引导:是地上结了一层霜吗?是月光洒下来,(图片)月光撒进屋子里,地面、窗台都有了白色朦胧的亮光,上好像一层白白的霜。“疑是地上霜”是什么意思? “疑”就是好像的意思 4.指名朗读,配乐齐读 看着窗外的明月和洁白如霜的月光,李白在思念这亲人,思念着故乡,此刻你就是李白,让我们配上音乐读,哪位小诗人来朗读这首诗。 四、书写指导 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一个正在思念故乡的李白。你们能初读“思故乡”之情,相信也能写好“思故乡”三字。 1.书写:“思故乡”三个字。“心”的写法回顾,注意“卧勾”;“乡”的撇折注意稍向上提,与“绞丝旁”的区别。 2.教师范写。学生自由书写,点评,修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 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再次正音。 2.背景图,音乐,出现古诗,再次朗读。 二、感悟诗文,讲故事 1.在一个静静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上节课,老师已经和大家介绍了大诗人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千古传颂的古诗,简单回顾。 2. 我们能不能把当时的情景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大家?指名生讲(生讲不好) 要讲好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大帮手,就是这首古诗。一句一句读过去,每句话的意思明白了,一句一句连起来,就是一个故事了。 小组合作: (1)在组长的带领下,读一句,想一想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2)一句一句连起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