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89338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58210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 《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课题 栽蒜苗(一)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结合栽蒜苗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完善统计图,感受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量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3.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难点 理解各种信息,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 统计图中1格表示( )天。 ( )和( )的天数一样。 ( )的天数最少。 阴天的天数比阵雨的天数多( )天。 思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要完成统计,我们分几步来完成? 引导学生得出: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统计四步曲:(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统计数据;(4)分析数据。 二、导入新课 师:听说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则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 课件出示: 叶色鲜绿长青苗,驱寒效果格外妙。(打一蔬菜) 师:是的。在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不知14天前你们栽的蒜苗生长的如何? 师:在你观察蒜苗的这些天里,你有哪些体会或者发现吗? 反馈:我发现蒜苗前三天长得不快,中间10天蒜苗长得比前几天快,最近几天长的非常快。 我每两天观察一次,现在我的蒜苗长了到15厘米高了。 …… 师: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观察!其实你们已经完成了收集数据的这一环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蒜苗的生长数据来进一步学习关于统计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栽蒜苗(一)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蒜苗。 学生:蒜苗一天天长高了。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为后面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开门见山,快速激活学生的相关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讲授新课 一、数据的整理 师:现在将每个人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准备如何整理数据? 师:谁来说说呢? 反馈:我们把每个人栽的蒜苗长了有多高放在一起看看; 还可以把蒜苗从第1天到第14天的生长记录情况绘制成统计表; …… 师:说的非常好!现在将组内同学记录的蒜苗14天后的高度填入统计表中。 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统计表,小组同学把记录的数据分别填入表内。 选取一组记录情况学生展示: 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反馈:我知道了妙想栽的蒜苗长得最高; 我还知道了林林栽的蒜苗长得最矮; …… 师:利用统计表整理数据我们很容易的看出谁的蒜苗长得最高,谁的蒜苗长得最矮。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很直观的表示出蒜苗的生长情况呢? 二、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一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想想上面还缺什么?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们想想:这个统计图纵轴和横轴各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统计图中完善横轴。 师:纵轴表示的数据怎样表示呢? 师: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呢? 师: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怎么办? 师:对于这种方法,大家有什么异议吗? 师:谁有办法解决格子数不够涂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然后汇报交流。 反馈: 可以用最大的数除以格子数,得数就是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如果最大的数很大,一格代表的数量就多一些,如果最大的数小,一格代表的数量就少一些。 ……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不错!正如大家说的那样,统计图上的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所以现在大家看着这些数据,你们觉得一格表示几厘米比较合适? 反馈:我用1格表示2厘米。 我用1格表示3厘米。 …… 师:你们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