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00558

19 三黑和土地 教案+实录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006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黑,土地,教案,实录
  • cover
19* 三黑和土地 文本分析: 这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写于华北解放区的著名作品无疑属于新时代的歌声,它通过歌唱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预示着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将极大地解放农村的生产力。这是著名诗人苏金伞为土地革命树起的一座诗的纪念碑。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直白质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文字,感受主人公三黑这个典型的淳朴的农民形象,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特色。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体会农民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4.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对脚下的土地的感受。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写法来展现人物的喜悦心情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感受三黑这个典型的淳朴的农民形象,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引入文本。 导语: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只为了给我们提供衣食所需。离开了这片土地,我们将举步维艰、难以继日。三黑深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他真正拥有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不仅满怀喜悦,而且憧憬着未来通过辛勤的劳动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三黑和土地》(教师板书),感受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对土地的情思。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这首诗主要写了三黑和土地的关系,展现了三黑对自己脚下的土地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3.教师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及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 苏金伞(1906—1997) 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苏金伞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品有《地层下》《窗外》《鹁鸪鸟》等。 写作背景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革命让劳动人民获得了宝贵的土地。本诗就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4.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读出情感。 提示: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体会他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畅想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5.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诗歌可以分为几部分?请给每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这首诗主要写了三黑分到了土地,他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改变。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异常欢喜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4—8节):写三黑翻地耙地,同时欣赏着自己的土地和劳作。 第三部分(第9—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情进行了对比。 第四部分(第13—14节):写三黑的打算。 第五部分(第15节):收束全诗,点明中心———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小标题示例:获得土地,异常欢喜;翻地耙地,愉快劳作;今昔对比,变化巨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