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003413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机器人机械手》教案 苏科版新版

日期:2025-10-2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11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机器人机械手,教案,苏科版
  • cover
机器人机械手 【教材分析】 本课将舵机原理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拓展了学生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帮助学生了解学生机器人的“拓展积木”和“辅助设备”。流程图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机器人起到重要作用,学生能根据流程图选用合适的拓展模块来搭建需要的机器人结构,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整合。 【学情分析】 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本课首次把舵机运用到机器人机械手的搭建中,学生不了解舵机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把舵机的特点和作用讲解清楚,学生要能知道如何控制舵机。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机器人机械手活动以及舵机和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检测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等活动,能够编写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检测物体、处理物体的程序。体验学生机器人机械手程序实验过程,感受机器人模块的互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机器人机械手程序的搭建。 2. 舵机的组合方式。 难点: 1. 学会设置舵机参数。 2. 设置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的程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舵机、部分拓展积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车间里搬运车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视频。(观看视频) 师:同学们,刚才你观察到搬运车是怎样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了吗? 生:搬运车运动到物品前,张开手臂,将物品夹住,然后转向,将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遇到远一点的,还将手臂伸长,再抓住物品,进行运送。 师: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也可以搭建这样一个有手臂的小车来运送物品,它就是机器人机械手。(出示课题) 机器人机械手是机器人教学单元中运用拓展模块(舵机)进行搭建的内容之一,从观看视频出发,从而引出机械手的概念,也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作用。 二、认识舵机 师:在刚才同学们观看的视频中,机器人实行的动作是搬运车,搬运车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你们见过吗? 生:汽车生产车间装配汽车零件、啤酒厂装配酒瓶盖等。(生举例说明) 师:学生机器人可以增加舵机和模块积件来完成搬运车的基本动作。这项实验是利用车前端的红外传感器和舵机来完成的。 介绍舵机: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舵机可以控制角度变化的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完成机器人的某些动作。 舵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做功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另一种是转叶式舵机,其原理是高低压油直接作用于转子,体积小而高效,但成本较高。 相对直流电机而言,舵机具有一些特性。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掌握舵机的使用方式。 三、设置舵机 师:讲解舵机的定义(操作演示)。 选中“执行控件”,选择舵机,可以对舵机进行设置。 理解舵机的控件模块,领略设置方式。 四、认识机械手 师:机器人搬运货物的运动主要通过机械手来完成,机械手的主要是使用两个舵机控制机械手臂,从而完成搬运、推动等动作。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搭建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 (教师巡视辅导) 搭建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认真、仔细地完成。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机器人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所需模块,也尝试动手搭建了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同时学习了简单设置舵机,下节课我们将对搭建好的机械手进行程序编写。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编写机器人机械手流程图 师:搭建一个简单搬运夹,再利用机器人前端的红外传感器来检测前方是否有物体,如果有物体就将其搬走,如果没有物体则继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