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007323

2.1 乡村聚落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8569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乡村,聚落,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我的家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夏天我到池塘里摸鱼捉虾……是个充满希望的田野。 你能判断出他们分别住在哪里吗? 我的家所在区域高楼林立,有商店、医院、游乐场……生活可方便啦,但是车辆很多,污染大。 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 。 聚落的形成要素 一、乡村聚落的含义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二、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村落的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避免洪涝威胁 洪涝区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 村落分布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高地上 干旱地区 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气候寒冷、地形复杂、水资源缺乏。 呈团状 呈条 带状 大 小 密集且 较集中 稀疏且分散 多 少 ? 地形特点 形态 规模 分布 人口 平 原 山 区 我们发现了: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二、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村落中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这里四季分明,夏日酷暑难当,冬季寒冷干燥…..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这里降水充沛,比较潮湿……. 北极地区,这里全年寒冷,冰天雪地…… 沙特阿拉伯地区,这里全年炎热干燥……. 东南亚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 生活在上述地区的人们各需要什么的房子? 为什么要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 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以黄土为建筑材料,圆拱形门加上高窗,冬天时有利于阳光照射到窑洞内侧,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以竹木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既通风散热又能隔湿,以减轻潮湿的程度。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用冰雪造成,低矮厚实,无窗户,用来保温。 沙特阿拉伯的乡村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可防风隔热、防晒、防风沙,以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用竹子或木头建造,以适应炎热湿润、雨量充足的气候。 我们发现了: 传统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影响房屋建筑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二、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观察上面的照片,说一说不同乡村聚落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幅图片拟一个标题,思考为何会有这种差异? 在农村,以从事种植农业为主 在渔村,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在林场,从事培育、采伐森林等产业 在牧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耕作 捕鱼 种植|伐木 放牧 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人们的生活各具特色。 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酿米酒、做米粉、吃粽子等 喝奶酪、吃牛肉、穿羊皮袄 吃竹笋、竹炭、竹纤维、竹凉席等 竹乡 人地和谐 农场 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人们的生活各具特色。 我们发现了: 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地形、 气候、 水源、 土壤、 植被等 文化传统 生活习俗 生产方式等 三、影响乡村聚落特征的因素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一、乡村聚落的含义 二、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村落的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村落中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影响乡村聚落特征的因素 2.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 A、乡村与牧村 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 D、乡村与城市 1.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 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3.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些河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