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16765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2936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PPT,36张,课件,环节,重要
  • cover
课件36张PPT。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重点) 2.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重点) 3.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重点)学习目标通过上面几幅图片,我们发现目测是不太可靠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可以通过使用测量工具.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作单位. 1.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2.国际单位制(SI) 规定了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 的基本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是米,符号是m. 一3.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纳米 nm4.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5.单位换算方法步骤 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1)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等于两个单位之间10的指数相加.(2)大单位化小单位就乘以10的正指数,小单位化大单位就乘以10的负指数,例: 2.2km=2.2×105cm,2.2cm=2.2×10-5km如上图km与cm的进率为105,dm与nm的进率为108例: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___nm.解析: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 1.6 m=160 cm;9×10-8m=9×10-8×109 nm=90 nm.cm901.测量工具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常在机械加工中进行精密测量时使用.2.刻度尺的使用(1)会认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它的量程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此刻度尺没有磨损.它的量程是8cm.它的分度值是1mm.(2)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3)会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甲乙(4)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会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2.78cm上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分度值 ; 物体长度 .分度值 ;物体长度 . 1mm2.78cm1cm2.7cm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铁丝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地图上上海到北京铁路线长?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方案.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测多算少法(累积法):把数个相同的微小物体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物体的长度.(2)相互配合法(卡测法):借助其他测量工具,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换为可用刻度尺测量的长度.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3)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用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A′B′AB 地图测绘仪   1.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3.减小误差的办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