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27063

15.1 数据的收集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0202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5.1,数据,收集,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15.1 数据的收集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掌握调查收集数据的步骤,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 2.了解频数、频率、总数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考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问题解决   了解收集数据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情感态度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的步骤 2.了解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统计活动经历的步骤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活动内容:播放(播放阎维文的《母亲》这首歌曲)同时播放下面这组图片 图15-1- 问题:母亲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在母亲的呵护下我们茁壮成长,但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的生日吗?某年母亲节,电视台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如图13-5-所示: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哪些信息,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样得到的吗? 处理方式:同学们通过这幅扇形统计图得到了这么多的信息,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数据打交道,面对杂乱无章的数据我们又应该如何的进行整理并采用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吗?不同的统计图又有哪些特点呢?相信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同学们都会豁然开朗的,今天我们便来探讨…… 通过设计知道母亲的生日这一问题,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内容:观察下表下表是某单位同学对80个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的统计结果 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统计表 回答问题:(1)说一说从上面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你是怎样获取上述数据的呢?大致经历了那些过程呢? 处理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统表图说一说自己获得的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议一议:你认为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 (1)明确调查问题和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4)实施调查 (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处理方式: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并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过程. 问题: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你能谈一谈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吗? 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调查、试验、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的等方式. 频数与频率 阅读课本P132内容,明确以下概念,并完成下列问题解答: 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这两个概念都反映出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试一试:中国电信的电话收费(本地网营业区内)是前3分钟为o.2元(不足3分钟的按3分钟计算),以后每分钟加收0.1元(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算).上个星期天,一位同学调查了A、B、C、D、E五位同学某天打本地网营业区的电话的通话时间情况,原始数据如下表. 设通话时间为t(分),试根据上表填写如下的频数(落在某一时间段上的通话次数)分布表. 说明:通过此试一试让学生掌握频数、频率、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意: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率之和等于1 初步了解从事数据收集大致要经历的几个过程. 通过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是多式多样的.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频数和频率是表示数据常用的量.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在本校举行的一次学生体检中,医生对某一组学生进行脉搏测试次数如下:87次,65次,78次,76次,80次,72次,90次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例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