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28472

25 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 课件(共20张幻灯片)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3285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课件,20张
  • cover
课件20张PPT。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陆游)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李清照)雁门太守行———李贺(中唐)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长吉体”,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品:《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李贺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独树一帜,想象丰富,构思神妙,意境幽奇,语言诡异,色彩瑰丽,被称为长吉体。艺术形式:写作背景 《雁门太守行》这首律诗写于中唐以后。当时藩镇飞扬跋扈,河北地区战事频繁,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安定。李贺模拟乐府古题而填写的这首律诗,虽然带有想象成分,并非纪实之作,但在当时是有典型性的,且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正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关于律诗①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②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③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④律诗要求全诗通压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不可押。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⑤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似乌云压境,城郭似乎要被摧垮了。日光穿过云的缝隙,照耀在战士们如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①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②压:人马多,来势凶,力量悬殊,守军艰难。 ③摧:毁坏。这里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④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这铠甲,战衣。 ⑤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首联 ①写景叙事相结合。②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③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士气恢宏。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在这秋色里号角声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的如紫色。 ①角:古代军中的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②角声满天:战争规模大,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③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形容战场上战士的鲜血。(晚霞映照大地,大块大块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颔联 ①多感官描写相结合。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②这种黯然凝重的场面,衬托出战地上的悲壮气氛。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深夜里,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①临:抵达。 ②霜重: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③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颈联:场面描写 写部队夜袭,行军神速,偃旗息鼓,投入战斗,浴血奋战。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