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32656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3单元《警察与赞美诗》课件(17张ppt)+测试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1098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鲁人,警察与赞美诗,ppt,17张,课件,单元
    课件17张PPT。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警察:维护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宗教音乐,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警察+赞美诗=?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人间天堂 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检查预习: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用时3分钟开端:流浪汉苏比为躲避严寒, 筹划被捕入狱过冬。 发展:他屡次惹是生非只为入狱,却均未成功。 高潮:在教堂外受赞美诗感化,决心重新做人时,却突然被捕。 结局:最后被判入狱三个月,完成了最初的心愿。一、情节概述: 探究一: 在苏比“做坏事”的时候,警察有什么表现?二、文本探究:要求: 1. 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组内书面结论,确定小组发言人。 2. 用时3分钟。(1)砸破橱窗,“在警察的脑子里苏比连个旁证都算不上”———警察不信 (2)白吃挨揍,“警察先是笑了笑,顺着街走开去了”———警察不理 (3)调戏女人,警察“盯住他”,“还在盯着”———警察不管 (4)扰乱治安,“警察让警棍打着旋,身子转过去背对苏比,向一个市民解释”———警察不究 (5)偷盗绸伞,警察“急匆匆地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警察无暇明确: 探究二: 通过苏比的六次努力和警察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具有怎样的社会现实?要求: 1. 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组内书面结论,确定小组发言人。 2. 用时3分钟。明确: 探究三: 小说六次写苏比故意犯罪的经历,是不是太繁冗了?要求: 1. 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组内书面结论,确定小组发言人。 2. 用时3分钟。明确:不繁冗。 苏比六次故意犯罪的经历,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讽刺性。反讽现实生存环境的恶劣程度更甚于监狱,是对现实带血的嘲讽。 其二,深刻性。从不同角度展示美国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支撑“美国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结论。警察:维护生活秩序、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 宗教音乐 净化心灵 升华境界。警察+赞美诗=?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 探究四: 作者意在描写一个真实的“人间地狱”,却用了一个蕴含着“人间天堂”寓意的标题,为什么呢?要求: 1. 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组内书面结论,确定小组发言人。 2. 用时3分钟。明确: 作者幽默讽刺手法的高超应用,再加之精巧的艺术构思,对小说主题有着强烈的揭示作用 探究五: 人们常说欧·亨利的小说是“含泪的笑”,学完了本文,请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 1. 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组内书面结论,确定小组发言人。 2. 用时5分钟。明确:含泪,是他描绘的生活着实令人心酸。 笑,是他那幽默、讽刺、夸张的笔法,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了社会的真相。欧·亨利 美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几乎每个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为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结局而倾倒。其实他常用这种“含泪的笑”安慰生活中失意小人物的心灵创伤。 他常写失意落魄的小人物,把他们的辛酸揉进逗趣的笑料,不仅给作品带来“含泪的笑”的效果,也加深了作品现实意义。三、作业 思考:3个月刑满释放后,苏比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警察与赞美诗》评测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选项中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引吭高歌(háng) 游弋(yì) 柏油(bǎi) B.入寐(mèi) 棕榈(lǚ) 荟萃(cuì) C.肇事(zhào) 冬蛰(zhé) 绯色(fěi) D.勾当(gōu) 大氅(chǎng) 忿忿(fèn)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迫在眉捷 熙熙攘攘 缄默 B.醍醐灌顶 细枝末节 悖谬 C.近在咫尺 莫明其妙 奥丧 D.色彩斑斓 胜券在握 轻挑 3.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绯色的梦:美梦 肇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