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35490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4688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
  • cover
2019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 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 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 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口口。(《木兰诗》)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口口口口 5.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句子是亡百百口口. 口口口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表达惊喜之情的句子是“口口口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是“囗口囗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①夭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 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 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语文第1页(共6页)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张抗抗 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 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舞,简陋的站 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 看上去有些伤感。 ②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 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别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 ③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 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 ④我似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 ⑥我知道这句话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 甚至是一种“牺牲”一一我将放弃自己怀念已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 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哈尔滨。 ⑥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 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抉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 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⑦然而离开了农场的集体生活,“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 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雉。首先是住房一一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 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 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 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 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 ⑧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 ⑨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嗓练琴的种种 噪音”吵酲,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咸菜的简单早饭,等几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 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