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35852

一年级上册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09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一年级,上册,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教科
  • cover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而比较与准确测量的前提是公平,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本课以纸蛙跳远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比较中的公平原则,从比赛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中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相同的起点是公平比较的基础,不同的终点是公平比赛的不同结果。 ??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或许有了初步的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跑步比赛等。本课将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比赛要公平,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确定起点后,还要标记终点来进行比较。 3.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学习标记起点与终点的方法;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能有序地把跳远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进行科学的比较。 科学态度: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小组间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PPT(含视频资料)、大纸蛙两只、大纸带一条 学生: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3分钟):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参加过跑步比赛啊。 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来比一下(选两个小朋友,一个站在1号位,一个站在2号位,事先在地上粘两条线),其他小朋友做裁判,谁先跑到老师这儿,谁就赢。(师发令:预备,开始!)(看学生反应) 根据孩子反应,借孩子之口说出比赛的不公平。 设问:“要怎么比才公平?” 再次比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跑步结束后,两个孩子各奖励一只小青蛙。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熟悉的跑步比赛,调动气氛,同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跑也为后面的青蛙跳远比赛的公平性奠定了基础。) (一)聚焦(5分钟) 1、故事导入 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秋天到了,森林里动物们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小青蛙看见了,它好羡慕啊,自己都没参加过运动会呢,然后它赶紧把这个消息去告诉了它的伙伴们。 小青蛙围在一起讨论,一只小青蛙说道:“我们青蛙弹跳能力可好了呢,要不我们先挑选一个跳得最远的去参加比赛,肯定能得冠军呢!”“派我去,派我去,我跳得可远了!”一只小青蛙急切得说道。另一只小青蛙不服气了,说道:“哼,我跳得更远呢,应该派我去!”然后这只也想去,那只也想去,大家都想去。 2、问题聚焦 (1)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 (2)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比出谁跳得更远呢? (师及时作出评价:哦,你说得真棒(奖励小青蛙)。谁再来说一说。) 3、引出课题:起点和终点??? 师:从同一条线上开始跳,我们把这叫做起点。蹦,跳了一跳后,它从起点跳到了这里,最后落地的地方,我们称为终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起点和终点。(板书:起点和终点) (设计意图:从富有童趣的故事导入,引出起点和终点。明确共同的起跳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二)探索及研讨(33分钟) 1、确定起点、终点和比赛规则(7分钟) (1)(出示纸带)大家看,这个就是我们青蛙跳远的赛道。(黏贴在黑板上) (2)我们先要标什么呀?(板书:画起点线。) (3)(出示两只大纸蛙)两只青蛙要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