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个体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捡落叶、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捡落叶是为研究叶子做准备的。研究叶子从是不是同一种叶开始,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轨迹。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到,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对叶的结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叶的生命过程认识不够,这方面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展观察叶的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评价任务 1.积极收集落叶,小组合作观察叶的结构,比较叶的相同与不同。 2.根据观察现象能区分哪些叶是同一种叶。 3.观察叶的生长变化,感受叶的生命活动。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捡一些落叶。 为每小组准备: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课件中绚丽多彩的树叶图片。 2.课前要求大家去捡树叶,现在请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检查评价完成情况) 3.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大树下,林子里,我们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的落叶,你是在什么地方捡的树叶?今天我们学习植物的叶。(揭示课题) 二、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1.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强调树木是我们的朋友,它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然后记录下来。 三、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树的叶吗? 2.讨论:你们捡的这些树叶是同一种树的叶吗?根据什么确定这些树叶是同一种树的叶,或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的叶,主要看叶的形状,叶的边缘。) 3.判断:课本P12上的四片叶是不是同一种树的叶,为什么?(叶片虽然有残缺,但它的形状和边缘相同,所以是同种树叶。) 4.比较:出示叶的结构课件,既然植物的叶都不同,为什么都叫叶?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这么多的叶从结构上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小结: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注意不要将叶脉归到叶的结构中去,只是叶片的一部分。) 【评析: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的和小组的统计与分类,帮助他们学会从“种”的分类标准,对树叶进行分类,关注叶的结构。】 四、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一)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点都有叶片、叶柄,不同点有颜色不同、手摸感觉不同等。) 2.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3.汇报: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评析: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研讨明白: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叶的生命特征。】 (二)观察一条树枝上的叶 1.仔细观察树枝上的叶,能从中看出叶的什么变化过程呢?(出示实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