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40558

14、故乡(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37011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故乡,课件,教学设计
    14、故乡教学设计(鲁迅) 课题 《故乡》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基本情节。 2.学习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用对比、议论突出主题的写法。 3.体会文中“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和“我”探求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基本情节。(重点) 2.学习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用对比、议论突出主题的写法。(难点) 3.体会文中“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和“我”探求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提起故乡,人们就会想到那桃花盛开的美丽,小桥流水的清幽,牧童短笛的悠扬以及民风人情的淳朴。故乡在我们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于是,人们总会在饱经思乡之苦和深受辗转之累后,回到梦魂牵绕的故乡。但一切都在改变,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读鲁迅的《故乡》,跟他一起同行,才忽然感觉到现实的故乡让人无限的悲凉:为什么昔日的童年伙伴如此麻木辛酸?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竟如此粗俗尖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了人们深深地思考。 二、【文学常识】 1、回顾小说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中心)、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波澜起伏,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渲染烘托) 2、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为我们留下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 1936年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16部;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 幻灯片7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 在初中我们还学过一篇写他的作品:《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3、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沙汀、艾芜等。 幻灯片10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写作背景介绍 幻灯片11 4、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卷网-2005年版)。《故乡》的取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 这次回到乡间,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