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45253

1.2 展开与折叠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日期:2024-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988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展开,折叠,教案,格式,2课时
    2 展开与折叠 第1课时 正方体展开图 课题 第1课时 正方体展开图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掌握正方体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数学思考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互关系. 问题解决 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充分经历实践、探索、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 重点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展成平面图形. 教学 难点   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教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复习: 正方体有_____个面,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每个面都是_____形. 明确正方体的有关概念,为后文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对应关系做好铺垫.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用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你知道这些正方体的盒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你能不能制作一个呢? 图1-2- 为了我们设计和制作的需要,我们应当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如果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会得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有多少种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展开与折叠的相关内容. 数学跟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的制作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 (续表)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1】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 内容: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强调:1.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2.在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他面相连. 师生活动:并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 图1-2- 问题:你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 总结口诀: 正方体展有规律,十一种类看仔细;中间四个成一行,两边各一无规律; 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意;两两相连各错一,三个两排一对齐. 问题: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即未剪开的棱),因此需要剪开12-5=7(条)棱. 处理方式:小组活动,利用正方体纸盒,动手剪,将发现的展开图画出来.每个人都要操作.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气氛热烈,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同时学生需要记住正方体展开图口诀. 【探究2】你能得到指定的平面图形吗? 想一想: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下面的这些平面图形吗? 图1-2- 处理方式:让学生逐个图形判断,并说明依据.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同时作品成果的展示让自己有成就感.通过两个思考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关注对问题实质的探究.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能够体会由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动脑思考,仔细观察这十一种展开图的特点,能够快速记忆正方体的展开图.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方法以提升创新能力.学生在收获更多的方法的同时,丰富空间想象的感知面. 在学生掌握正方体十一种展开图的基础上,应用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快速识别正方体的展开图.同时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由六个正方形构成的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